5月9—12日,第十届青年地质论坛在合肥举行。本次论坛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共同承办。论坛以促进青年地学研究人员“互动交流、创新发展”为宗旨,以“跨越山海、共赴星空”为主题,共设置二十二个科学主题,下设共344个学科专题,组织安排了4000余个论坛报告。姚檀栋院士、郑永飞院士、汪毓明教授等做了大会论坛主旨报告,蔡文炬院士做了题为-Three Logical Loops in Scientific Writing特色报告。土木工程系教师陈继彬、王勃力参加此次会议。


陈继彬在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链式灾害判识、演化与机理分论坛上以“成都地区中等风化泥岩地基破坏模式研究”为题进行专题报告交流,分享了他和团队在运用传统岩土测试方法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融合解决城市特殊岩土工程问题的创新探索及最新成果。

青年是科学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时代责任的担当者。青年们用脚步丈量山川湖海,用数据解码地球脉动,用智慧守护蓝色星球。通过本次交流学习,与会教师拓展了专业视野,同时为下一步土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撰稿:陈继彬;审稿:岳德坤 冯仲康)